1985年的老成都:時光定格中的溫暖與煙火氣
成都,這座以悠閒和宜居著稱的城市,歷來被稱為「天府之國」。如今的成都是國際化大都市,既有繁華的高樓林立,也有國際盛名的美食與文化。然而,40年前的成都,是另一番別樣的景象。1985年的成都,雖然遠不及今天的現代化,但卻有一種樸素溫馨的生活氣息,讓人懷念不已。
那一年,一位名叫Alain Le Garsmeur的法國攝影師,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,來到這座他心心念念的城市,用鏡頭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「老成都」。這些珍貴的影像,如同一扇窗,帶我們回到了那個樸實而溫暖的時代。
1985年的成都,街頭的主角是腳踏車,隨處可見騎著「永久」牌腳踏車的人們,或悠然騎行,或忙碌穿梭。相比之下,私家車還是稀罕物,捷運更是未來的夢想。那時,腳踏車不僅是交通工具,也是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,甚至成為一道城市風景線。
人們的衣著則以中山裝為主,樸素簡約,但也不乏時尚的點綴。愛美的成都姑娘們,早已開始追求潮流,她們穿著顏色鮮艷的連衣裙,梳著捲髮,展現出一種令人驚艷的時代感。即使是那個物質並不豐裕的年代,美麗與自信,已然融入她們的生活。
街頭巷尾的牆上,隨處可見計劃生育的宣傳畫,鮮紅的大字標語提醒著每個人「少生優生,幸福一生」。這是那個時代的時代印記,映襯出社會政策對生活的深遠影響。
紅星商店是1980年代成都人心目中的購物天堂,無論是生活必需品還是家用電器,都能在這裡找到。那時的商品雖然種類不多,但人們依然充滿熱情。對于老一輩的成都人來說,紅星商店的記憶是一種濃濃的鄉愁。
而對于愛好閱讀的人來說,新華書店則是一片精神的天地。那些埋頭翻書的年輕人,散發著對知識的渴求與對未來的向往。如今想來,當年站在書架前翻閱的少年,或許已是滿頭白髮,成為了今天的老人。
如果說1985年的成都有什麼無法割捨的回憶,那麼街頭巷尾的燒鴨香氣,絕對是其中之一。那色澤金黃、油光四溢的燒鴨,不僅勾起食欲,更象徵著那個年代的飲食文化。對于普通家庭而言,一隻燒鴨可能是重要節日才能享用的美味。
另一道城市風景,是街頭的剃頭師傅。他們手握剃刀,簡陋的工具箱就是全部家當,但卻憑著高超的手藝,為無數人帶來了滿意的髮型。剃頭師傅的手藝,不僅是一種謀生技能,更是一種連接城市人情味的方式。
1985年的成都,盒式錄音機是當時最潮的物件。隨著錄音機裡傳出的音樂,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彷彿跳動著時代的節奏。人們追逐音樂的熱情,正如今天我們對科技與潮流的追求。
與此同時,腳踏車上流淌的生活節奏,將整座城市串聯在一起。那時的人們或匆匆趕路,或悠然騎行,腳踏車的鈴聲中,交織著市井的喧囂與生活的詩意。
最令人難忘的是,那個年代的成都人,臉上洋溢著幸福與開心。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,但卻充滿溫暖與踏實。從街頭剃頭的小攤,到紅星商店裡挑選商品的顧客,無一不透露著一種平和與滿足。
1985年的成都,是一個流淌著煙火氣的城市。一切雖然樸素,但卻充滿了真實與美好。
那些騎著腳踏車的身影、街頭剃頭的小攤、紅星商店裡忙碌的顧客、燒鴨攤旁的排隊人群,勾勒出了一幅濃郁的生活畫卷。
四十年後的今天,成都早已成為國際化的超級都市,但老成都的溫暖與煙火氣,依然深深留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。
當我們翻看那些珍貴的老照片時,那個年代的幸福感與親切感,依然能夠穿越時光,撫慰人心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