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則天與狄仁杰:朝堂上的君臣知己,一段跨越時代的信任傳奇
中國歷史上,君臣關系常因權力的糾葛而險象環生,但也有例外。唐代女皇武則天與宰相狄仁杰的故事,正是君臣之間知己相惜的典范。他們之間的關係,並非如流言所傳的曖昧不清,而是一種基于信任與坦誠的合作,共同為天下百姓謀福祉。這段關係的真相,最終隨著一封奏折中武則天批注的八個字而大白于天下:「朝堂之上,與君推心。
」
狄仁杰出身名門,祖上曾是北魏略陽公。他憑藉卓越才華進入仕途,並在唐高宗李治時期開始嶄露頭角。他出任大理寺丞期間,迅速清理了積壓多年的案件,處理了17000件冤案,無一錯判,從此名聲大噪。
狄仁杰的剛正不阿,尤其在彈劾宰相王立本時更為突出。他冒著得罪權臣的風險,屢次上奏舉報王立本的罪行,最終令李治無法忽視,只得治罪王立本。這一舉動,讓狄仁杰的人品與能力被武則天看在眼裡。
當李治去世,武則天稱帝建立周武王朝後,狄仁杰因其才能與剛正,被任命為宰相,成為武則天治國的重要輔佐。
武則天執政初期,為清除異己和穩固皇位,倚重酷吏來俊臣等人。然而,狄仁杰因立場鮮明,得罪了來俊臣,被誣陷謀反之罪。來俊臣以酷刑聞名,幾乎無人能承受他的嚴刑拷問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